那一年我十八岁,
这一年我二十五岁,
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,
我学会了淡漠、但也记得抗争。
站在这里,
明光以北、蓟门以南,
我望着天上半明半暗的云,
离开这里,
该有留恋吗?

没有想到,人生的反转,会来得比电视中的反转剧还滑稽。

25日,踩着高跟鞋走了两万多步的我,十点钟的时候终于洗了个舒舒服服的澡,潦草的做了个护肤。我想,终于可以安静的在床上挺尸了,直到我打开微信。朋友圈清一色的北邮人BT、论坛关闭通告,我慌张的点开链接,迅速的扫完了文章。了解原尾后,我的手有些发抖,我大声的和室友吐槽,希望可以宣泄心中的委屈与愤怒。

就在两天前,坐在去往上地的公交上,我在想,当我明年毕业了,我会留恋什么呢?从十八岁踏入北邮校园,到我二十四岁,大概就是王小波口中的黄金时代吧。六年多的时间,我就生活在三环以里的这块地方,我经历了很多,我成熟了不少,我从那个敢说敢做、爱憎分明的水瓶,变成了懂得暗示自己算了吧的大人。时间总是催着我奔跑,我就只能匆匆的拾起那么丁点回忆,这其中,北邮人论坛和北邮人 BT 就占了一大部。

犹记得大一结束的那个暑假,回到本部的我终于注册了论坛和 BT。那时还是个萌新,只是偶尔水水论坛,回家过了个暑假,竟连帐号名都忘记了,无奈只能重新注册一个,为了不再忘记账号名,我用了名字的全拼做 ID,后来总被人认出真身,也就有了几次啼笑皆非的经历。后来,我下载了「贵邮」,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明光以北,蓟门以南这八个字,不知道是谁如此睿智的用它来形容北邮,光是念着,心中就暖暖的漾起了归属感。再后来,就算学校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,想想论坛上可爱的 byr,想想这八个字,我依然会义无反顾的「护犊子」,依然为自己是一名 byr 而骄傲。

当得知论坛将不再对外开放、BT 将永久关闭的那一刻,我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感受,只想把当时能够想到的所有恶劣的词语用来形容做出这项决定的人。我承认,对于淡漠这项技能,我还不能够游刃有余。当自己所珍惜、热爱的东西遭到侵犯时,我依然冲动着毫不犹豫的站出来,将它护在身后。同一时刻,每一个 byr 都和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。在微博、知乎、朋友圈等主流平台上充斥着守护论坛、BT 的文章后,这场保卫战终于以戏剧性的、荒诞的、讽刺的方式结束了。各中详情,我不愿提起,只是觉得好笑,只是心生凄凉。好似有什么东西在慢慢积聚,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吃豆人,正在慢慢吞噬着我爱的这片明光以北、蓟门以南。我想,我身处其中,被雾霾蒙蔽着眼睛,怎么会看到吃豆人呢?可当我有一天踏出这里,就算着的看到了吃豆人,我又能拿他怎样呢?

我只能选择独善其身。我只能时刻念着想着我爱的那些人、那些事所留给我的美好念想。我记得在北邮人论坛,我的头像是一只折耳猫,有很多陌生人夸她可爱,年初为了找工作,我加入了意涵团,换了新的头像,没有想到,收到了不少「陌生人」的回复,问我为什么换了头像。原来,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记着我。我记得,我上过几次十大,有的是吐槽贴,有的是征友贴,我得到了很多声援,也成功的做了次月老。我记得,大四保研时,我每日沉迷于考研专版,get 了大量北邮导师这样那样的信息,我收到了很多学长学姐给的建议,在后面的两年中,也致力于给更多的学弟学妹分享我掌握的信息。我记得,我的每一次实习归功于招聘实习版块,我总是很骄傲的告诉面试官,我是在北邮人论坛看到招聘启示的。我记得,混迹了六年的论坛,一万多的积分,用过我邮、佳邮、贵邮、北邮人论坛客户端,买过学妹款、十二周年和十三周年的北邮人坛服,我很爱,很爱这里。

我记得在北邮人 BT,我盼望着能够成为永久用户,年前移动硬盘被摔坏后,我心疼了好久好久。我记得,我买了好多徽章,在商店挑啊挑,那么多男神女神,都不知道如何是好。我记得,我下注了川普,大选唱票那天,我在科研楼焦灼的等待结果。我记得,一年后我就和它告别了,我很舍不得,很舍不得这里。

我只希望,等我越长越大,也许我有了权利,也许我能够做很多选择,我还能记得这些,记着我爱的、给了我如此美好回忆的这些,时刻不忘初心。